甘薯南峰與畢祿山大冒險

飛越刺柏大軍,橫渡死亡稜線

Aug 17, 2020
郭英豪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

作家其他文章→

前言

高山縱走的甘苦,唯有自知。山的稜線如鐵絲般剛硬轉折,老郭的個性卻有些浪漫主義情調。如今擺在眼前顯著位置的是北二段旅行寫真之作。但沒有死亡稜線的試驗、醞釀,後來的大底片、大攝影都不可能顯現。

◎稜上行程:PART Ⅱ
◎第四天~第五天:2010.10.06-07,中央尖東面草原營地
◎第六天~第七天:2010.10.08-09,中央尖草原營地→天空營地
◎第八天:2010.10.10,天空營地→甘藷東南鞍營地
◎第九天:2010.10.11,甘藷東南鞍營地→甘藷峰→甘藷南峰營地
◎第十天:2010.10.12,甘藷南峰營地→無明山
◎第十一天:2010.10.13,無明山→鈴鳴東鞍營地
◎第十二天:2010.10.14,鈴鳴東鞍→畢祿山頂
◎第十三天:2010.10.15,畢祿山→大禹嶺

出外靠朋友

前期巴巴山~中央尖山東峰稜縱走,合理安排應是:第一天宿雲稜山屋,第二天過南湖山莊宿南湖池破山屋,第三天越南湖南峰,去回巴巴山,並勇闖面對七小時的未知,宿水草豐足的3139M南鞍水池,這天行程較緊,午時又得面對未知那七小時,要有心理準備,第四天攀爬兇險的中央尖東峰稜後,可下中央尖溪山屋或續南下行程。
我們登上中央尖山東峰稜,續下主東鞍,與死亡稜接應者阿山師徒會合,宿中央尖東面平坦草原間(C6.C7;GPS1),H3514M,此營地平坦寬廣,視野也好,比主東鞍封閉地形好太多,位於主東鞍往中央尖山約十來分鐘,左方草原間約40M,在此營將停留兩個晚上等待拍攝,明天迎接鐵路幫補給,後天早上才出發過死亡稜,宿天空營地。
這段稜線1995年主辦新竹市登山協會雲峰小隊、畢祿山四人七路會師完登百岳時已縱走過,那一趟用了三種底片相機拍,老天爺也相當幫忙,天清氣爽、雲彩適當,是一趟豐收之旅。時隔15年,今番又來,且安排更多時間、人力與資源,只不知老天爺將端出什麼菜。感謝鐵路幫眾兄弟,不辭艱辛陡登中央尖溪盡心補給,也感謝老婆大人來相會,更感恩龍雲兄幫我揹HASS相機,無怨無悔陪我走過東峰稜。10/6本就無日落,我們衝著漫天大霧險渡東峰稜,沒淋到雨已夠幸運,那敢奢望什麼日落。安頓好,阿山與志修也剛好穿霧而回,他們今天的功課就是為我們尋路跡、踩踏點、綁路標,明天下溪取水,後天帶領我們順利通過死亡稜,這樣,九天,不惜時間血本,不辭身體辛勞,不懼死亡稜危險,下去、回來四趟,一切只為安全兩字,誰還能更幸運,擁有這麼情義相挺的朋友!10/6、10/7四個日之出落,只得一個兩小時的陽光普照,不錯了啦!這營地展望還算可以,面對清水大山到東稜、奇萊、畢祿、以至合歡山區,移一下有南湖大山、中央尖溪谷,更高點可看到雪山山脈。

圖1.天空營地之晨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2.目送陪行好友回程, 感謝阿山與志修。          圖3.仙人修道場── 天空營地,吞吐黑山白雲, 吸收天地精氣。

 

濃霧中橫渡萬重崖

10/8混兩個晚上,該走了。今天只安排到天空營地,估約二小時可達。這種天氣,連氣象局預報都反反覆覆,隨遇而安啦!無景可留,趁霧而行,阿山領銜邁入漫天雲霧中,一下子就消失了,雖然我們都走過,且也開好路基,對於死亡稜我們還是充滿戒心,阿山與志修分擔水與糧食。
40分鐘上抵三角點,20分鐘觀察地形,就從三角點南下方約五公尺處缺口點,方向西攀石而降,漸北而繞,開始橫渡死亡稜之旅,漸而偏西南,降約兩百多公尺抵安全點。
拜阿山開好路、踏實路基之賜,什麼橫渡、攀危繩、陡峭躓礙,在濃霧遮掩中,輕舟已過萬重崖,輕鬆得好像不費什麼吹灰之力,40分鐘我們已通過四段危崖與橫渡四段碎石坡,同樣的路段,猶記得1995年用了5小時呢!探路、開路、踏實、架繩、確保,一切安全動作沒有馬虎,膽顫心驚直冒冷汗,踏上安全點還在抖呢!這段橫渡稜只要有路跡,其實還頗安全的,重點就是不要走到稜線坡,那是相當危險的斷崖稜。40分鐘,也是因為無相可拍,才會這樣輕易放過。送別阿山與志修,心中無限感激。
08:10初抵安全點,即接中央尖主稜,下行可見藍色破舊帆布,雖平坦但石塊坎坷,此為重要地標。稜線寸草不生,極其孤寂荒涼,正是適合做夢發呆冥想之境,一路尋找適合點為營地,08:30選定細石小草地,稍微整理就平坦夠搭四人雪地帳(C8.C9,GPS2),H3474M,死亡稜也不過下降二百多公尺,三面圍玉山圓柏可擋風,視野70~270度,上稜擴增到360度,除中央尖山擋在眼前、南湖大山隱身其後外,其餘山岳均可見;三面環溪,連接西峰稜線似乎斷在天崩地裂深谷中,天空營地無水,地勢高亢,空間開闊,臨深深小瓦黑爾溪,二子、清水、東稜連綿到無明山,跨大甲溪,佳陽山迎曦藏身冷勁圓柏後,喔!這簇玉山圓柏很寶貝的,東稜溪谷白雲朵朵,分隔出條條墨色支稜,黑山白雲,黛麗天空,煞是壯觀。
爬山真輕鬆,今天走不到二小時就紮營,明天也宿這,後天才出發,這中央尖山東、西兩邊住四晚是誰發明的?未免太混了!雖然雲層太厚、雖然陽光軟弱又短暫、雖然不夠亮麗、雖然沒有燦爛色彩,但氣氛一流,頗有修道者之氛圍,所拍俱是一般登山者不易拍到之畫面。等待,就是等待,山岳攝影是等待出來的,誠然不假!專門照相者這種天氣不會出門,也沒有人願意到這裡。

 

圖4.由東往西,趁霧出發。 圖╱志修      圖5.黃花凝珠、 紅果豔麗,玉山佛甲草 最後一抹紅

 

與山嵐賽跑

10/10老天爺加演一場轟動萬教的日出黃金秀,短短十分鐘,如得道仙人的升天過程,清爽空間怡情,靈幻大地迷人。好了,滿足了,也該出發了!
07:20昨已探路,循營地下方崩壁邊緣過圓柏林,接稜,因主、西最低鞍稜線崩塌太嚴重,接稜不久我們改緊靠稜北邊的稀草中度碎石坡溝下,不像一般行程走破碎稜線;18分鐘碎石溝右轉續下,此點隱約可瞄見左上方主、西最低鞍,我們左轉冷杉林內石頭坡上行──注意,這左轉可是關鍵點,過約有20公升寶特瓶清水的最低鞍營地,08:00到主、西最低鞍時,仙人又在吞吐黑山白雲,我們也停步15分鐘練習吸收日月精華,但匆促收攤,欲與升天雲霧賽跑,趕著出冷杉林,立架攝中央尖山,雖然還是晚了一步,且多費40分鐘,無可奈何啊!雲霧來湊熱鬧。
09:50站在中央尖山西峰頂,雲霧漫天掩群山,再來要認真走路了,15分鐘後偏西下切危險碎石坡,接草坡就看著路標沿林下崩稜就對了,10:30過1995年為營之地,已可搭6人及4人帳各一。路況較從前差,甚至無路可走,但漸行路標漸多,11:25進入漂亮鐵杉林(H3116M),11:55此森林山頭營地(GPS3),H3102M,12:47有很漂亮的鐵杉林,13:20抵本日目的地──甘藷東南鞍營地(C10,GPS4),H2850M。芒草地較空曠,但高低不平,我們搭營上方箭竹邊緣,取水往大石邊,再前行數分鐘為箭竹平廣鞍右下,偏左可找到更大石頭岩壁下的大獵寮,可宿十多人,水源更方便,與記錄水源同一山溝,從營地到此約十來分鐘,但此地有數條山溝,登山人不易尋著。此鞍為中央山脈北段最低點,常時雲霧以此為家,環境潮濕箭竹密,鑽行較費力。

圖6.甘藷東南鞍營地。

 

有水便是福

10/11算是出發以來日出最好的一天,可惜龍困淺灘,鞍部毫無展望,只好早早走人。
06:40出發,走過大石下,鑽行於平廣鞍密箭竹;07:30一段陡密箭竹後,我們走右坡直接上,就是看準鐵杉林下箭竹較稀,此段全無路標,登山路標在左,箭竹較密,路跡也已不清,鑽行密箭竹追尋路標太辛苦,直接上是對的。一面走一面回頭注視中央尖,07:55休息於(T67-288982、2687335)±5M,H3048M時,中央尖山出現了,但有些遮掩,一直尋找空曠點而不可得,08:33終於有崩壁透空點(T67-288784、2687444)±5M,H3151M,中央尖山展現龐然威武氣勢,那美妙天空營地就高高掛在天空,天清氣朗,士氣高昂,立起腳架,想說休息順便認真為中央尖山留下影像,這透空點難得,一小時後收攤,居然瞄見對空標示,原來這崩壁透空點就在甘薯峰三角點下方而已!10:00離開甘薯峰,數分鐘左瞥見傳統北上縱走叉點,箭竹密不通風。踏入百岳路線,別以為從此就是康莊大道,這北二段惡名昭彰,崩點又增加多處,仍得小心。
12:15來到甘薯南峰營地(C11,GPS5),H3169M,沒多久,呼叫鬍鬚,20米下居然傳來:「在這裡啦,叫什麼叫!」美麗也出聲:「阿公,我們來了!」一見面就是三個大蘋果、兩大包滷肉與牛腱,還有鳳梨酥,哇!真叫人感動,30分後不用去攻甘薯峰的朝陽與唐兄也到,全體會合成功。鬍鬚與美麗去回攻甘薯峰,回程遇大雨,幸好阿銧有能力雨中升火,溫暖濕透身體。大縱走前我們預置20L水桶,此時大大享受有水之幸福。

 

飛霞為天空著色

10/12大晴,午後雲霧轉霧雨,日落佳。依計畫回草原高點拍攝日出,東方地平線有雲遮蔽,風雲變色,但不成氣候,中央尖灰頭土臉,日出後40分才逐漸照到陽光,拍攝效果不佳,只好收攤。
07:50出發,隊伍成員變為7人,走在百岳路線,心情放鬆不少。一貫原則──鬆、鬆、鬆,還是鬆!本日只到無明山,這山頂住過兩次了,展望好,氣氛佳。途中崩點高處,立腳架攝中央尖山,天清氣朗,山體亮麗鮮明,就等雲飄到適當位置,會是為山立傳的佳作。13:00無意中便登頂無明山(C12)。
中央尖山演過了精采戲碼,日落時分換南方山群上場。本是滿天雲霧的日落尾段,突然雲開霧散,即刻放下飯碗,提槍衝出,著魔似鬼叫呼喊同伴,雖已是過程末段,卻正是最佳時機,天空雲彩著色,群山絲絲流雲越嶺,不斷變化著隊形,叫眾看官們驚歎不已。
10/13大晴,午後霧有雨。無明山→鈴鳴東鞍營地(C13)
北二順走已夠難纏,逆走更是艱辛,其實時間換空間,撥開高密箭竹正可好好欣賞漂亮鐵杉。本日安排有水有營的鈴鳴東鞍,8小時內可到。重點是拍攝無明西南稜白色大理石與斷崖景觀、漂亮鐵杉森林與壯觀無明山。今日走得辛苦,大理白石崩解嚴重,完全不能著力,走錯一步可能會要命,一段崖壁下吋寬小路,曝露感頗大,一段大崩稜,費力辨認了一下,多段陡密高箭竹,那段三米崖,沒問題的啦!

  

圖7.布農勇士──阿銧,真正山裡的孩子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圖8.北二段漂亮鐵杉林,請多欣賞多珍惜!

圖9.望眼肥嘟嘟漸遠身,滿心感謝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10.畢祿之夜。

 

咬牙穿越刺柏大軍

10/14晴,午後霧短暫雨。鈴鳴東鞍→畢祿山頂(C14)
陪老郭走三天,今天肥嘟嘟要回家去了。本日預報鋒面過境,非壞事,希望帶雲來,為山川增一點顏色。出發到現在,中央尖山都是主角,視覺聚焦點,以其龐然身軀,巍峨霸氣,座領北段山群,完美金字塔漂亮造型,始終如一,南湖大山都難望其項背。
鈴鳴三角點立腳架攝影1.5小時,就是要等到無明、中央尖雲起才甘心起步,只是仍舊逆光,效果不滿意。望眼肥嘟嘟漸遠身影,感謝相陪,帶來三個豔陽天,共享美好歡樂時光。
08:50鈴鳴出發,路跡若有似無,30M果然發現廖仔放的可樂與洋竽片,這兩樣真是絕配。09:55過草原將再入林時休息,這一小時,可說是刺柏之旅,沒什麼路跡,幸好路標密集,但刺柏也密集到常要刺上飛,大太陽下仍得穿雨褲,朝露沾濕山旅人,受盡苦頭,10:25再休息脫雨褲(GPS6),H3082M,約在獨立標高3091M山頭附近,刺柏大軍已漸緩,12:00北畢祿山下北邊休息(GPS7),H3135M,北畢祿前後均高密箭竹,空曠處常是刺柏,艱辛難行,12:30在畢北營地南邊午餐,長條草原無刺柏平坦地,是唯一稍有展望之處,只是沒水(GPS8,H3198M),再起步過數短陡坡,已近畢祿山,崖區碎石陡坡約100M,雖沒什大危險,也不好走,15:15濃霧中來到畢祿山。本日疲困程度不輸中央尖東峰,與無明西峰前後比較,又多了路徑不明、刺柏張狂等缺點,幸好稜短路不長。日落當然槓龜,東方與南方地面閃電不斷,黑雲不斷平行擴大,中央尖山偏東雲升浪湧,但其他方位日落後一小時天清地明,中橫燈光明亮,月兒高掛天空。

 

畢祿不甩人

10/15畢祿→大禹嶺(C15),午後雨,會奇萊北壁與補給。
氣象報告說,關島颱風朝臺彎而來,伴隨季風,風雨難免。證之昨夜那片80°~240°黑雲,整夜不斷的閃電,異常的天氣現象,只知皮要繃緊,未料那是連續一星期惡劣氣候的徵兆。
自從1995年畢祿展現她的媚力後,惜乎那次已無6×6底片,重返山頂守候五個日夜,畢祿她這小姐,不是門戶大開,就是關門謝客。這次看來機會很好,日落時卻濃霧深鎖,毫無機會,日出也只誘人徘徊門外,虛晃一招。山岳攝影,不是只有按下快門而已,除了等待還要運氣,下次再來吧!
今日午時出大禹嶺,接補給並與新竹市健行會碰頭,陪走奇萊北璧者阿海等三人。中橫以北縱走圓滿完成,再次感謝阿山帶領的肥嘟嘟特攻隊,與龍雲帶領的鐵路幫。
我們的中央山脈縱走計劃,中橫、南橫只橫過馬路,明天就橫過中橫,下溪登屏風山,續闖奇萊北璧。下期待續!

圖11.廣達百里的鋒面雲團,不停的閃電,預報著長達一周的惡劣氣候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12.預觀下溪登屏風山,續闖奇萊北壁路線。

瀏覽人數: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