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岳探險與旅遊攝影作家,曾/現任文山社大登山與戶外探險課程講師、Lonely Planet雜誌國際中文版專欄作家、海外登山專業領隊,從事登山教育超過10年。專長台灣荒野無人區(中級山)技術探勘、高山百岳領域、古道探勘、深度旅遊、海外登山與健行、冰雪攀登、自然生態與風景攝影等。
文、圖╱崔祖錫
林道原本稱作「卡車道」,是一種相比更早期以「森林鐵道」、「索道」 為林業運輸主力的對稱。約自民國50年代起,台灣林業承接了新興美 式道路運材技術,引進內燃機系統的卡車與山區道路輸運林產的方式,霎時取 代了林鐵的地位,開始了全台瘋狂建造林道的年代。林道與許多古道、林鐵一 樣,挾帶著強入山林、掠奪資源的意圖,卻也承載著曾在這裡出現過所有人 群生活、工作、玩樂與衝突的各種印記。而登山者與林道的相遇,更是一連串 愛恨情仇的宿命糾纏──愛林道深入大山帶給我們的便利;恨它們如此漫長無 止境,總是讓人筋疲力盡、腳破水泡起;想起林道上發生種種歡樂與痛苦的回 憶,充滿深刻的感情;對林道恣意深入山林,啃噬樹海的現象,卻又深表不以 為然。那些沿途攔搭菜車砂石車的鮮活印象、與林班工人或原住民朋友的溫馨 互動、忍著痛苦踢著林道、在廢林道芒海中殺聲震天、與夥伴們啃著乾糧苦哈 哈看著藍天白雲的奇妙心境⋯⋯可能接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。台灣山岳98期特 別製作了超大篇幅的「那些年,我們一起走過的林道」特輯,不但以旅遊健行 的角度介紹12條林道賞玩方式,更選出了十二個「偉大」的林道來銘記,最後 連列四大頁,總共116條的林道資訊表,堪稱對林道整理空前絕後之舉。在行 政院定調全面開山林,陸續開放全台林道限制的今日,顯得格外有意義。
性質:單元特輯
期數:98期(2011年10月)
瀏覽人數: 38